事政策,依法当宽则宽、该严则严;深入推进诉源治理,通过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监督办案效果由一案一事整改向同类问题治理拓展。要找准服务重点大局的切入点着力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完善打击、服务、纾困综合履职机制;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大为企业服务力度和精准度,做实“专精特新”检察保护。强化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护航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要做实群众可感可触的检察为民,扎实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用好支持起诉、司法救助等手段,加强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好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反向审视”等工作,探索多元化听证程序,提升化解矛盾纠纷水平。打造“莎姐”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中心,实施“五有工程”推进“五化”建设,助推“六大保护”融通发力。
三、立足法律监督,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
始终面向实践、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品格。我们要学习掌握系统观念的思想方法,客观全面地、系统地观察、分析检察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抓住主要矛盾,聚焦检察工作现代化,推动检察工作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要深入推进“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刑事检察,重在以推动构建“三个体系”、实质化客观公正履职为总目标,深化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和轻罪治理工作。民事检察,要在秉持类案监督理念,探索生效裁判数字化建模工作,提升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行政检察,关键是聚焦“深度融入全区矛盾纠纷多元化中心和以行刑反向衔接为案件数量增长点”两个重点,广泛拓展案源。公益诉讼检察,核心是聚焦法定领域和“等”外领域积极履职,集中力量办理有影响、有示范作用的案件。要大力加强典型案例培育。完善典型案例培育机制,按条线编制案例培育计划,定期开展研讨分析。坚持“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思路,通过数字化运用,推进形成“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法律监督运行机制。要以高水平检察业务管理促进高质效办案。坚持“办理与管理”并重,聚焦“案件质效标准化”,制定高质效案件评定标准和办法,建立可量化的评价体系,并与业绩考核挂钩,推动形成高质效办案办事的导向、意识和习惯。强化办案“三个效果”的反向审视,通过流程监督、案件评查、业务数据会商分析,常态化研判案件和工作质量。树牢正确政绩观,严格依法、实事求是、遵循司法规律,挤干数据“水分”、做“实”工作。
四、加强队伍建设,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大渡口检察铁军
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阐明了领导干部和人才队伍在推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要性。我们要聚焦实现队伍能力现代化,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铁军。要持续激发活力、增强信心。着力扬长避短、突出特色,以实现“服务高质量发展、自身高质量发展、检察人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构建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工作体系,以此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激发活力,增强发展信心。要持续推进人才兴检、素能强检,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多渠道促学、赛马比拼、青年干警培养、先进典型选树等机制。细化高质效办案、办事的评价标准和办法,建立业绩动态考核机制,奖优罚劣、激励担当。要持续从严治检、砥砺作风。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锚定清廉检察院建设的路径、方法,画好“一张图”;注重严管厚爱,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抓早抓小,细化“一张表”;盯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节点的廉政风险防控,织密“一张网”。
(作者系重庆市大渡口区检察院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