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 悦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2023年全国、重庆市、大渡口区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分别为6.8%、11.2%、18.6%,建筑业成为大渡口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过去几年的努力下,区内建筑企业总体数量虽逐年增加,但建筑业产值总体规模不大,现代化程度不高,我区要找准建筑业发展存在的短板问题,精准施策,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一、大渡口区建筑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企业综合实力不强。一是高资质建筑企业占比不高。截至目前,区内建筑企业424家,本地建筑企业总数虽大,但高资质企业数量不多,全区规上建筑业企业共有81家,其中,特级施工总承包1家,一级施工总承包6家,一级专业承包9家,其他等级65家,一级以上资质企业仅占19.8%。二是区内建筑企业缺乏竞争力。由于企业资质等级普遍较低,业务范围过于单一,主要集中在房屋建筑施工领域,致使多数本地项目由外地企业承揽,如海康威视、快速路三纵线双山隧道至金家湾立交段改造工程等大型重点项目被外地建筑企业承接。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区招投标备案项目共69个,金额16.3亿元,区内企业中标13个,占比18.8%;中标金额5.67亿元,占比34.8%;全区政府采购项目335个,区内企业中标103个,占比30.7%,虽区内企业中标占比有所增加,但“跑冒滴漏”现象依然突出。三是建筑业产值总量在全市占比较低。2023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9709.72亿元,而大渡口区建筑业总产值326.4亿元,仅占全市的3.36%;且建筑业产值贡献严重依赖3家央企、国企,民营企业贡献较少,发展不均衡,其中,中冶建工产值282.02亿元,占比86.4%;单轨公司产值15.09亿元,占比4.6%;重钢建司产值8亿元,占比2.5%;其他民营企业产值仅占6.5%。
(二)建筑业发展环境有待优化。一是区内支持建筑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足。对比重庆市内,两江新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渝北区等已出台支持建筑业发展壮大的扶持政策,在企业落户、资质提升、优质工程、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