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出台了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对新引进企业、存量企业均给与了激励措施,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大渡口区即无针对建筑业企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招商通用政策、“5+2”产业专项政策也未包含建筑业,因此没有政策依据吸引建筑企业到我区落户发展。二是服务建筑企业发展的力度不够。由于当前房地产仍处在深度调整期,对建筑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原来建筑企业可以自己找市场、做业务,而现在的市场行情不好,业务缩减,产值下降,有些企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时刻,如果不加大对建筑企业的服务力度,不为企业宣传、打广告,部分企业很难承接业务、扩大经营范围。
(三)建筑产业现代化程度不高。一是实施装配式建筑的项目较少。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点是发展装配式建筑,而我区部分建设单位没有认识到建筑产业现代化在技术、经济、环保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实施装配式建筑项目较少,近三年仅19个项目落实,且辖区内装配式建筑主要以政府投资民用公共建筑为主,房地产开发项目仅爱情天宸万象、中绿江州实施装配式建筑,部分项目未严格按要求实施装配式建筑。二是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不高。建设单位认为装配式建筑增加了建设成本,采用装配式建造技术意愿不强,为了装配而装配的情况较明显,推动装配式建筑的积极性不高,如李雪芮全民健身运动中心项目装配率仅为50.65%,产教融合基地项目装配率刚好达到50%。三是建造技术与管理水平滞后。目前装配式建筑设计模数化、标准化有效推进速度较慢,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建造技术在工程建造领域应用不足,装配化施工能力整体提升不明显,目前区内仅有2个项目申报为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暂无智能建造试点企业。
二、推进我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增强企业实力,扩大行业规模。一是助力建筑企业提档升级。针对辖区企业高等级资质企业占比较低、综合实力不强等情况,全力引导有需求的企业提档升级,并且“一对一”帮扶指导,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把握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三甲医院、大渡口大酒店、万吨冷储等区内重大项目机会,会同业主单位,梳理项目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及材料采购需求,开展项目对接会,积极引导区内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钢筋、水泥、门窗、混凝土等全产业链企业参与,全面推动辖区建筑业发展。二是培育“一超、多强、众能”的产业生态体系。以“管行业管产业”为抓手,以“做多主体、做全链条、做大规模、做好增长”为目标,提升辖区建筑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着力培育“一超、多强、众能”的产业生态体系,即培育1家年产值300亿级超强主体;1-3家年产值30-50亿级主体;5-10家年产值1-30亿级主体。三是协助企业拓展业务渠道。引导区内建筑企业入驻中建集团、中交集团、中国五矿集团电子商务平台,积极推动中冶建工等龙头企业带领区内建筑企业走出去、拓业务、谋发展;同时抓住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的机遇,大力宣传区内建筑企业,与四川省渠县建立建筑企业联系机制,帮助企业开拓业务,提高区外市场份额。
(二)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效。一是出台支持建筑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针对区内建筑企业一家独大、其他较弱的局面,建议出台支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既可以激发存量企业资质提升、扩大规模,又可以招强引优,吸引实力较强的建筑企业入驻,将成长潜力较强的单轨公司、重庆钢构、中建二局成渝公司、重庆安路公司等逐步培育壮大,同时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二是探索建立服务和促进建筑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筑业发展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支持,企业发展靠项目,建筑企业发展更需要项目支撑,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