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4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生幸福的密码就是“民呼我为”

站的道路修好。区政府办迅速安排专人到现场了解情况,原来在修建白居寺大桥辅道时,阻断了群众前往轻轨站点的道路,导致群众出行十分不便,群众对此反映非常强烈。我们一边会同建胜镇安抚群众,一边会同相关部门迅速提出解决方案报区政府,区政府很快就审批同意了。不久之后,一座崭新大气的人行天桥建成投用,周边群众纷纷拍手叫好、在网络媒体留言点赞! 

  通过这座桥,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要坚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筑牢党和群众的连心桥,及时解决群众的急事难事忧心事。为避免再次出现上述人行天桥这种“小事”酿成“大事”,我们建立了应急处突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事情,持续强化跟踪督办,问题不解决不松手,整改不到位不放手。2023年,处理类似事件80余起。 

  老小区改出“新面貌” 

  这是大渡口区第一个老旧改示范社区——新山村街道沪汉社区。虽然它现在的模样有点“高攀不起”,但三年前却让老百姓“爱理不理”。2021年2月,我们收到了沪汉社区周爷爷来信,他说道:“我16岁时响应国家号召,从上海到重庆支援‘三线建设’,我和我的子女在这里结婚生子。现在条件好了,但居住的地方却很破败,希望政府圆我耄耋老人的‘安居梦’”。恰逢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的老旧改工作,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形成了全区老旧改方案,沪汉社区作为第一批实施,于2022年完成了改造。2023年,周爷爷来信说:“现在街面整洁,还安装了路灯监控,环境美了,晚上巷子里特别热闹,好多年轻人在这里打卡拍照。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的小孙子也终于结婚成家了,感谢党和政府!” 

  2021年以来,我区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7个共计72.35万平方米,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了,老旧改“改”出了幸福感! 

  有事就留言,已经成为市民的共识。近3年来,我们先后受理群众的留言来信5万余件。无论是张奶奶的一句“谢谢你们”,还是群众点赞留言的“大渡口区真好!”都是汇聚成新时代大渡口“红色根脉”最温暖的底色。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民呼我为”没有终极版,只有进行时。在从事“民呼我为”的工作中,我们聆听到了民生、民意,我们感受到了民生幸福来源于党和政府的作为,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一件件民生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汇聚起以人民为主体建设大渡口的磅礴力量! 

  人民至上,这是我们的工作密码,群众的幸福密码。 

  (作者系重庆市大渡口区政府办公室干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封面
   第02版:封二
   第03版:目录
   第04版:目录
   第05版:高层声音
   第06版:高层声音
   第07版:高层声音
   第08版:高层声音
   第09版:高层声音
   第10版:高层声音
   第11版:高层声音
   第12版:特别策划: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
   第13版:特别策划: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
   第14版:特别策划: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
   第15版:特别策划: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
   第16版:特别策划: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
   第17版:特别策划: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
   第18版:特别策划: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
   第19版:特别策划: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
   第20版:特别策划: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
   第21版:特别策划: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
   第22版:特别策划: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
   第23版:图片新闻
   第24版:图片新闻
   第25版:图片新闻
   第26版:图片新闻
   第27版:调查研究
   第28版:调查研究
   第29版:调查研究
   第30版:调查研究
   第31版:调查研究
   第32版:调查研究
   第33版:调查研究
   第34版:调查研究
   第35版:调查研究
   第36版:教育探索
   第37版:教育探索
   第38版:教育探索
   第39版:宣讲参考
   第40版:宣讲参考
   第41版:宣讲参考
   第42版:宣讲参考
   第43版:宣讲参考
   第44版:宣讲参考
   第45版:文化园地
   第46版:文化园地
   第47版:封三
   第48版:封底
民生幸福的密码就是“民呼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