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 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重庆市民族实验学校是一所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特色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现有教职工215人,学生24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00余人。学校在重庆市民宗委、市教委的坚强指导下,在大渡口区民宗委、区教委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教育馆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阵地功能,策划推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深化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深谋远虑促团结,抓实建好民族教育新阵地
学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教育的形式与方法,通过多次调研、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以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为抓手,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通过展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元素”“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铸就美好家园”“共同建设精神家园”“同心共筑中国梦”“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等内容,向师生讲述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美丽画卷。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元素展示区”。通过展示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国旗、国徽、党旗、党徽等重要内容,宣传我们祖国的共同体元素,让师生更加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元素的历史意义,让师生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增强国家意识。
(二)“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在“伟大的中华民族”篇章中,呈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壮美的山河以及灿烂的文化;介绍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在经过古代的自在发展、近现代以来的自觉发展后,成为心灵相通、血脉相连、生死相依的命运共同体;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开发建设祖国大好河山、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同时,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